第十一章 烧酒铺子

秦关大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卫鸣最新章节!

    “北伐回来后,沮渠檀玉便在刚登基的元象帝面前建议,将鸠家株连三族,以示威严。”鸠望淡淡地说。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沮渠家的人对你怀有偏见。你的父亲为了让你们俩家联袂,便替你与沮渠檀玉的小女儿商姑牵了红线,商姑身子羸弱,还没待拜堂成亲,在破玉湖畔挑花灯时,就不小心跌入了冷湖水里。”琼蕊的说话时总是压着嗓子,幽然道:“她是那么的纯质可人,沮渠太尉也最怜惜这女儿,视她为掌上明珠……”

    鸠望向琼蕊红扑扑的脸上望了过去,他觉得琼蕊这种病娇娇的模样很惹人喜爱,又很惹人怜惜,便将他的被褥又盖紧实了。

    “你不必说了,最近天凉,你染了风寒,打我进屋就听见了你的咳嗽声,喝一些热水,歇息一会儿吧。”

    “你要去哪里,鸠公子。”琼蕊望着欲推门离去的鸠望说道。

    “出去散散心吧,这么多事,我不知道从哪里抓起,我仅仅是个侍读,他人认为我在皇帝身边侍奉是个热差,但仅仅是个陪圣上解闷的人罢了,过了冬我还要常去崇文院,还有……还有那几个孩子,琐事总是这么的千丝万缕。”

    没待琼蕊继续追问,鸠望已经踏出了门,将门好生地关上了。

    他骑马去了瓦子,瓦子的烧酒铺子是几乎是露天的,仅仅是在客人桌案上顶上支了个挡雪的篷子,一个烧酒铺子大概有四五个这样的篷子,在白雪霏霏之中总暗显着那么一股子清淡之雅来。

    “这位大人,您要什么酒,吃什么菜。”

    “半壶黄粱梦,一碟酱羊肚,就这些吧。”

    “好嘞,您稍等!”

    酒菜上齐后,鸠望从衣袖里伸出手来为自己斟了杯热气腾腾的烧酒,他喝了一杯便觉得酒液就好像通过舌头渗到五脏六腑里一般舒坦,于是他又斟了杯,在这个时候一个骨瘦如柴穿着简陋的老者从旁边经过,望了望这个饮酒的官人说道:

    “官大人,小人可以在这里坐上片刻吗,人老了,这两条腿就跟刷了胶一般犟……大人,您行个好。”

    鸠望端着酒杯子揣摩了一阵,便点了点头,那老人缓缓地坐在了椅子上,用两个枯瘦的手轻轻地捶打着自己的双腿,用以活络一下血脉,鸠望本想饮酒抒发愁闷,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面前,又不禁激发了他的好奇:

    “老人家,这城内城外都飘着这冷冷的白雪,您为什么还在这街肆上徘徊,冒昧地说一句,我也觉得您不像是那种在瓦子里闲逛的人,您身着简陋,连饭食都成问题。”

    那老人头顶上铺着一层白雪,这时又摇过头去,那两颗还算有光芒的眼睛盯在鸠望身上。

    “大官人,您穿的是丝、吃的是肉、住的是宅、行的是马,您在这瓦子逛一圈,这花的钱也不过是你钱囊里的皮毛罢了,哪像我们这些穷苦人家,一条腿迈进瓦子的栅栏里,别人就得向我们看来,他们都知道像我们这种人的吃穿住行全都得在地里面一点点刨出来,怎么可能把一文钱丢在这遍布着酒肉气的瓦子里?”“

    鸠望点头称是,吩咐小二再拿了一个酒杯、一个筷子,熟牛肉也要了一盘,还有就是一盆子暖身的白菜豆腐汤。

    那老人家看见鸠望这般款待,不由地感激涕零,正想拱手致谢,却被鸠望伸手拦住:

    “这大可不必,不瞒您说,我是遇到了些烦心事,才跑到这里来喝闷酒的,听老人家您说您自己明白瓦子这地方像你们这些人不该来,要么是实在不能谋生的乞丐才到这里垫着个蒲团跪下,身前放了个破木钵,您又不是这类人,所以我想听您往下继续说下去。”

    鸠望边说边为老人家斟起了酒,又夹了些许牛肉到他的碗里,老人面含羞色,连声道谢。

    “大人有所不知,小人我只有一个单传的儿子,有了这么一个儿子后,我们家就对他百般的照顾,吃什么要什么我都尽心尽力的去答应他,谁知道这样一来这孩子脾气便越来越怪,他走了出门便沾了赌瘾,一天到晚泡在街巷子的赌馆里,家也不回,可一旦回家那就是来要钱的,就好比我和他娘欠他的一样,若是没钱了,他还得撇凳子摔碗,在家里乒乒乓乓闹一通才肯离去。”

    “可怜,可怜,这都怪您老人家对他太过溺爱了。”

    “是,我每每想起也怨怼自己,更对不起我那老婆子,由这个不成气候的孩子把家掏空以后,我们的日子便一日不如一日,这有一天我们得知他要回来,便去邻居家借了点米打算招待一下他,他推门第一句话就是:钱呢,钱呢。我和他娘束手无措,他一望见这情形,两眼珠子便瞪得滴流圆……”

    说到这里,那老人便捶胸顿足的哀怨了起来,不一会儿又开始哭哭嚷嚷,头顶上的雪这时化为了水珠,有几滴便堕进了酒杯里。

    “哎呦!我对不起孩子他娘,我对不起孩子他娘!”

    鸠望从衣袖里掏出个丝帕递给了老人,让他自己为自己抹抹眼泪,又问道:

    “老人家,这是怎么了?”

    “您可不知道这小王八羔子是真做的出来,他娘还在灶旁边添柴禾,这孩子便登即把他娘从灶边拉了出来,从灶肚子里就抽出来这么一根还烧着火的木条来,冲我们俩说:拿钱!拿钱!不然我全给烧了,都别活!他娘正欲抱过去夺过来那藤条,却被这天杀的一巴掌给扇到了一旁,我那老婆子就瘫在地上昏死了过去,他一看知道自己干了丧天良的事,就跑了出门,一口气就跑到了这明昌城内。”

    鸠望听到这里,怒火中烧,然而还是强压着火,不断抚慰那泣涕涟涟的老人家。

    “他娘就在床上躺了几天后便撒手了……他是改不了了!他这一辈子也改不了!所以他就死在这上面了!”

    “您是说,他死了?”

    “是啊,他去明昌城痞子开的赌馆里赌钱,被人吊上了钩,最后没钱还债便被剁下只左手来,可是这左手仍然不能让他找回记性,他又去扑了人家设的渔网,然后又把右手给了人家!”老人说道这里又是一阵伤心难过,然而他又嗫嚅地说道:

    “最后在明昌城外的林子里官家找到了他的尸体,他的脖子上被抹了一刀,身子上到处是拳脚所致的淤青,也不知道是自杀的还是他杀的,但我明白这一切都不重要了,自杀他杀反正都死了,他作恶太多,归根结底是天杀的……我来明昌城本想去劝他回去种田,便去官家四处打听,最后得知这个消息……我本想带他回家的,本想带他回家的,本想带他回家的……”那老人满心悔恨地重复着这句话,鸠望的双目也暗自湿润了。

    “老人家,这种悲恸是无法用言语来安慰的,我知道,我除了看你呼天抢地的举止外,我没有任何可以帮助你的地方。”鸠望说,本以为老人的话语将尽,那老人却用那丝帕擦了双目之后便继续说道。

    “老天爷总归是可怜我的,他让我遭了罪,又给了我点希望。”

    鸠望平静地饮下了一小杯酒,老人也将自己翻江倒海的心给平复了下来,满怀希望地说:

    “我这个杀千刀的孩子,在到了明昌城后,用尽心思的坑蒙拐骗,但只为换来个吃喝嫖赌,明昌城是天下群城之首,繁华富丽,在乡下,一些人可以用一句“我曾去过明昌城”来换取他人惊羡的目光,它总是被我们乡下人用来哄孩子,孩子听见明昌城这三个字,那就好比是天上的琼楼玉宇,可他就死在这里了。”

    老人越说越激动,最后不小心打翻了手底下的酒杯,这才让他又重新回到了方才的平和当中。

    “这白眼狼最初在明昌城内是有一点闲钱,他就在这成百上千所的红楼里认识了一个勾栏美人,这个姑娘姓甚名谁所来何方,我是一概不知,但是在我去找寻他的时候,曾认识了一个常和他一起吃酒赌钱的狐朋狗友,那人在告诉我他被赌馆子里的人私自安排了以后,又告诉我他曾在这明昌城中曾与妓女共度一阵日子,那姑娘家曾为他生下了一个孩子,对了,官大人我还没告诉您,草民姓曹,他给我们老曹家留下了这么一个种!”

    “那这孩子在哪里,老人家您可找到没?”

    “那妓女替他生下男婴后,恰巧我这孩子也死了,不过这红楼里的妓女也算心善,常常为这孩子盛米粥肉汁来喂养,可这姑娘命薄,在这孩子到了五六岁年纪时,生了一场恶病没熬过来。老鸨埋了她后便看见这个男孩,老鸨明白这种孩子待在红楼是影响这些眠花宿柳的客人的,于是就将他扔到外面,自生自灭。”

    “这孩子应该还好生活着的吧。”鸠望平平地说道。

    “那肯定活着啊,我这把老骨头就是为了找他的,他如果死在那条街上我也得把他带回去给埋了。我思量道他被红楼的老鸨扔出了门那么肯定在和一帮小丐们天天讨钱,我就由这个线索在城里面翻来覆去地找,不过官大人,你看我也成了讨饭的了。”老人说时,便指了指自己破烂的衣裳,接着又说:

    “我好几天前就在那么一个犄角旮旯打听到,有这么一伙子小丐常常挤在瓦子那边听麻子们讲故事说书,麻子们在那边张罗并不是要向每一个人都讨钱的,没钱可以捧个场,所以小丐们有时就聚集在那里,不过,那边有个心善的官大人,可怜他们,又常常给他们吃什和碎银子。”

    鸠望听到这里,顿然一惊,心中仿佛打了个晴天霹雳,他明白,原来那老人家所寻找的亲孙子就是先前常和自己在这瓦子里听故事的小丐,但他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敷衍地回答了句:

    “现在找到没,这瓦子上上下下就这么点地方。”

    那老人伤心的摇了摇头,很长时间一声不吭,咂摸了口酒,才颤颤巍巍地回答:

    “那一伙子小丐们七八来人,全都不见了,我从商铺店铺问到这瓦子,一连几天,天天在两地盘桓,曾经对这伙孩子有印象的人也纳罕,怎么这伙人凭空消失了?明昌城偌大,但总能找到个穷尽,我方才就在瓦子里走了一遭,什么都没瞧见,我打算明天再去别的地方找寻找寻,如果实在没找到,那么估计被那些做人口买卖的痞子笼走了吧。”

    “也罢也罢,那样他还能活着,也许在一个大户人家府邸里正做着书童用人,那也算是有了处安身的地方,这也比跟在我这个穷老汉身边天天吃糠咽菜强,总之,他活着,活着就行了,我一生没积德,老天爷空让我活到六十六岁的高龄,我知道老天爷这是在折磨我,让我这一生过去前看尽人世间的生离死别。我已经没多少日子了,不怨天尤人了,只求我这个孙子活着就行……”

    这时已经过了好些时候,鸠望从自家宅院出去时还在辰时,而现在浑浊的太阳已经升至正空,天上沸沸扬扬的细雪变得稀疏了,他望向老人,老人的面颊上还流着两行湿泪,他什么都不说,去小二那里结了账后就掏出来五两银子给那老人:

    “老人家,这些给你,你能应付些日子,你去城南城北再找找吧,孩子肯定活着的,这光天化日之下,谁还敢对手无寸铁的孩子下手。不过,你说的也对,他兴许被人拐跑了,但他还在这人世上,你找不到,那么我去找,也许几月也许几年,到时候您若春秋有变,那么我就将这孩子添做我宅中的书童,这样如何?”

    “官大人,您可真是长了副炽热心肠,您允许我入座,又给我倒酒夹菜,还肯耐心地听我说这些糟心事,您可真是个善人,我谢谢您。”

    在与烧酒铺子的老人分手以后,鸠望便披上袍子骑着马赶到了药房里,进了药铺抓了几副治风寒的药,又出了门,这时候却看见两个沮渠家的士兵正在拦着一个痛哭流涕的孩子,而那两个士兵的身后正是一个满脸血迹的中年人,躺在地上呻吟着。

    行人匆匆,没有一个人敢围观。

    只是那个孩子拼命地哭着挣扎着,他想竭力突破那两个满怀恶意的笑声,但他没有力量,腥咸的泪水渗进嘴里,含糊而又悲恸地喊着:

    “爹爹,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