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试探者

秦关大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卫鸣最新章节!

    卫北甲子河,冬日,雪止。

    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则为既望,这两天的月亮在一月当中是最圆满、最皎洁的。

    由于寒冷的西北风吹拂,天上浓厚的乌云已经被吹散,显出一派清朗之色。而自此向西有一座千年雪山,它在冬日渐渐沿伸开来,河水虽然在向东流淌,但十分冰冷刺骨。

    这天夜里,月明星稀,又有几层轻云摇曳,让人看来格外幽静。这在中原以及江南的文人墨客眼里看来是十分雅致的景色,值得为此吟诗作赋。

    而以辜可义为首的一干人在这天晚上打开了沉重的城门,五十几匹马走在甲子河南岸,各自瑟瑟地望着天上的明月,又望向仍处于寂静的孤竹国。

    城中的两百名守军受到辜可义的命令出了城门,他们将两艘搁浅的木商船垫了几十根圆木,用力地向水边推去,随着两阵巨大的涟漪荡开,两艘商船相继进入水中。

    五十几匹马与五十几名士兵便上了商船,除此商船底下还有划船的人和临时卫队,这些人都是训练有素的弓箭手,约有二三十人,他们在辜可义等五十几名骑兵北上时上回到船面,负责探北者的撤退掩护以及长夜的警戒。

    “你们将城门关上,今夜的哨兵要比往日增设三倍,守备从此刻开始,直至我们回来,这期间一刻都不能懈怠。”辜可义冲城楼上的士兵们说道,又对两艘商船上的人说:“今夜没有一个人能够安眠,此行不是面对孤竹的士兵就是面对所谓的尸体。”

    这是越境之举,他的手扶在船栏杆上,微微地颤抖着。他深深明白武装越境即意味着侵略,而侵略的后果,必然是引来两国的战争。

    辜可义的脑海瞬间又回到五年前的北伐,成百上千艘木船从甲子河下流处悄然夜渡,出其不意的连攻孤竹国数百里,最终却仓皇南退。

    现在他面对的是连自己都将信将疑的月下食人者。

    辜可义活动了活动那快被寒风吹僵了双手,将它们放在嘴边哈着气,又仍然不时向天上那论明月望去,这是无数人此刻的举止,而白琅单单对着水中的月亮发呆,不时搔弄着自己雪亮的白发。

    一旁正在用小砂石磨剑的刀疤脸看见辜可义这样子就放下了手中的活,走了过来拍了拍辜可义的肩膀,将自己还没喝的热酒递给了他。

    “怕了?”刀疤脸说。

    辜可义一句话都不说,他心想在北伐时连孤竹四虎之一的列哥保保都死在自己手上,还有谁可以有资格评价自己的胆略。撇了撇嘴,夺过了刀疤脸的酒囊大口地喝了起来,这时才说:

    “下次可不许带酒,行军打仗,喝酒容易误事。”

    刀疤脸又一把夺过酒囊,望自己嘴里灌了下去,抹了抹嘴巴,冲着辜可义笑着说:

    “末将领命。”

    咚一声传来,两艘商船相继靠岸,船下的人这时又分别负责给船抛锚及打桩子,让船固定在岸。

    “我知道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于朋、苟勋、李为……”上岸的辜可义指了指他身后的随从,列举了他们的名字。

    “如果丧命于此,我不会夺回你们的尸首,你们会永远在甲子河北岸,甚至在一个月夜里与所有亡者一同苏醒,但我能做的就是将你们的名字写在军旗上,送到明昌城兵部尚书那里,让你们的家人受到一份抚恤。”辜可义将马骑在最前面,又转过身来:

    “但你们的家人或许不会因为你们的牺牲而自豪,他们是黎民百姓,他们只知道他们失去了传宗接代的儿子。所以,请诸位务必以勇自御,竭尽全力回到关内,我等将策马南归。”

    辜可义说完,便率先垂范,纵马北上,身后五十余人顿时提起了精神,也纷纷扬鞭而起。

    这是马蹄声第一次撕裂孤竹的寂静。

    他们去往的方向是孤竹的衡雁镇,当年北伐的卫军曾驻扎在那里,是孤竹诸镇中常住民最为稀少的一个镇。

    白琅骑马靠近刀疤脸,问道:

    “为什么连一个影子都没有。”

    “它门似乎讨厌甲子河那样的活水,有的甚至深居内陆,不过一旦被它们嗅到活人的气息,它们会赶来。”

    过了些许时间,马脖子处变得潮湿烫热,仿佛有一股浅浅的热浪在冲击着士兵们那紧握马缰的双手。

    ——他们走了有一会儿时间了。

    “吁——”辜可义突然勒住马缰,停了下来,他抽出刀指了指马身子旁的青石,那上面有隶书题写的衡雁镇。

    “这便是衡雁镇了。”辜可义对身后的人说道。

    于是众人纷纷抽刀拔剑,小心地穿过一小片树林望去,果真是一座死气沉沉的镇落。

    人们不禁对眼前的诡异现象感到惊骇,就连辜可义也开始屏住呼吸,静静观察眼前的一切。

    这座杂糅着江南建筑风格的衡雁镇,让卫人也颇为欣赏,古色古香的木楼上有着薄如蝉翼般的窗纱,就连朴素的土坯房也学着中原人张挂着各种门神,总之,眼前的房屋仍然高高低低错落有致。

    但寂静的妙处就是能让一切美丽变得诡谲。

    疑虑重重之间,辜可义一干人按辔徐行踩着深雪走到了街道上,两侧的房子古拙沉郁,有些窗子仍是半耷拉着的,一阵风吹过去,便有咚——咚的声音,让众人背后冒出一层层冷汗。

    白琅突然止住,眉头一皱,对街边的一扇木门揣摩起来,暗暗说了声:

    “血!”

    在他神游间,刀疤脸接过他的马缰将白琅往前拉,将酒囊又递给了白琅:

    “寂静得可怕,你喝几口罢壮壮胆。”

    白琅这时毫无喝酒的心思,又把酒囊推了回去,伸手从怀里拿出个红绸系带,脖子后仰甩了甩头发,就绾了起来。

    刀疤脸冲他笑了笑:

    “雪眉两抹,银丝一束,那天我见到你这个孩子,我就知道了人们嘴里传的羊白头是什么样子了。”

    刀疤脸想借此缓和下白琅紧绷的神经,此刻白琅颇为冷峻,没有任何言语上的回答。

    别人提起他的白发时他总是很反感,尽管人们称赞他长得娇嫩细腻,一头白发也让自己具备书中所言的阴柔气,但他还是对提起他白发的人怒言回击,不过现在白琅连驳斥的愤怒也丝毫没有,只是冲刀疤脸苦笑了一下。

    咚——咚咚。

    咚——咚咚。

    ——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捶打着木墙。

    辜可义将马停下,伸手作止,一干人又默不作声听着这个响动,连马匹也几乎处于静止状态,两颗如黑曜石般的眼睛紧盯着眼前。

    这是一座三丈高的大粮仓,屹立在街肆的尽头,恨不得与四周的杉树比肩。

    它的周围用木板加固了起来,两扇木门上被钉了数不胜数的木板,一道道黝黑而扭曲的印记印在门上,而两侧却有着用红漆涂写的“瘟”字,赫然在目。

    捶打木门的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轻微而阴森。

    突然间,人群中有一匹马长嘶一声。

    那粮仓里有如突然炸了锅般的沸腾起来,整座屋子都在发出强烈的声音,而透过去又能听见成百上千的挣扎嘶吼。

    辜可义这时却下了马,用火折子点燃了随身带着的火把,走到粮仓封锁的木门前,缓缓地冲门缝里望去。

    咚一声,那里面有几阵猛撞的声音,一只白色的眼睛刹那间从漆黑的仓内闪烁了起来,遍布着如针线般重重叠叠的血丝,那个长着锯齿般的牙齿的嘴正在流着殷红色的涎,染红了地上的白雪。

    “撤!”辜可义猛然间觉得情势不对劲,对身后喊一声,立即回到马上。

    五十几人纷纷掉转马头,群马长嘶冲破了孤竹的长夜。

    阴风怒号,枯白色的草丛如浪花般攒动着,四面而来的是寂静中的咆哮。刀疤脸也喊道:

    “回到南方!”

    这时归路一侧的丛林间霎时间钻出来了一个被开膛破肚挂着肠子的尸体和一个没有双臂的尸体,朝着辜可义等五十几骑奔去,无臂尸体猛地撞在了马头前,让那匹马登蹄一惊,骑兵就这样坠下马来。

    于是随后而来的破膛者双手紧抱住骑兵的那颗头颅咬了起来,似饿狼扑食,大开饕餮之口。

    所有人都能听见,他发出痛苦的哀号,从颈部溢出的热血可以盛满两个茶碗,可是那名士兵到最后都没来得及抽出刀做反抗。

    一旁的人都不知所措,他们的脸色全部变为惨白,看着它将那位年轻的士兵以这样的方式杀死。

    而渐渐,两侧又跑来三四个尸体,尸体们比任何一名士兵都要凶猛,嘶吼声打破他们的疑虑。

    又有两名骑兵被尸体扑倒在路边。

    “不要让它们咬到你们!”骑兵后面的刀疤脸和白琅策马而来。

    两人同时使着剑将那两个正欲开口撕咬的尸体登即斩首,那掉落的头颅滚在雪地上,渐渐涌出一滩漆黑的血水,两侧的骑兵见状赶来又将他俩拉到自己的马上。

    “不可坐以待毙,朝他们的脑袋砍去,不然今夜谁也回不到南方!”辜可义这时抽出刀冲所有骑兵命令道。

    于是前面的四十九名骑兵哗一声从腰间抽出刀来,黑夜之中五十二束寒光在此刻耀眼起来。

    两侧的尸体越聚越多,渐渐形成尸群。

    十几具、二十几具、三十几具,谁也数不清。

    辜可义伸刀横挥,斩杀了三具正向自己迎来的尸体,骑兵们也有的开始挣脱了内心的恐惧,将刀砍在尸体们的脖颈上。而有的被冲落下马,十几具尸体就扑在那个落队的人的身上,那个被群尸拥围的士兵竭尽全力地喊着:

    “辜大人!辜大人!”

    辜可义回头看见此状,惊悸不已,又只得无奈的继续朝南方赶去。

    “他们在月夜里无穷无尽,孤竹百余万人,就有百余万这样的尸体。”辜可义暗暗自忖。

    方将阻挡的尸体抛于路后,前方零零星星的尸体又聚集在一处,白琅一扬马缰立刻冲在骑兵的最前方,对四个跑过来的尸体就像串糖葫芦一般串在剑上,又猛地一抽出来向另一侧赶来的尸体挥砍过去。

    他雪白的束发在月霜的映照下好似温润的白玉,但几抹黑色的血迹染在了松散的发梢上。

    刀疤脸不由得一惊,对这个少年如此凶猛的身手感到意外,但严峻的形势并不会给他如此多的时间去抒发欣赏与惊叹之情,他明白他们必须得冲在最前面开路,身后的人或许是身经百战的士兵,但面对如此凶残的怪物,他们的确不能娴熟的应对。

    于是他一把剑朝最前面的约有三百来斤的肥胖尸体掷去,那尸体登即倒在地上,这时刀疤脸的马也赶来,他瞬间从尸体上抽出剑来朝周围砍去。

    他们的周围纷纷倒下了十几具,而身后也已经厮杀为一片,辜可义在砍倒迎向自己的尸体外还不断为身边的骑兵解围。

    不过远水救不了近火,自己虽为皇城司曹司却难以统筹兼顾,他的面颊上污血一片,眼睛的余光却总能扫到周围被扑倒围食的士兵,他们临死之前在竭尽全力的用手往上伸,这种既知注定要死,而仍为生命不断挣扎的现象,是多么令人感到可怖而无奈。

    最终白琅和刀疤脸看到前面一泊月光乍现——映照明月的甲子河。

    “收锚——弓箭手掩护——”辜可义赶了过来,冲那里待定的二三十名人喊道。

    那守卫的二三十人登即从岸边摆出半圆形的阵势,将弓箭拉如满月,引而不发。

    嗖——

    一名底角的弓箭手射出了第一箭,人们忽然明白尸体已经从东西两面围堵过来,再加上骑兵身后的尸体,形成了背水一战的局况,于是几十支箭在没有得到命令的同时一齐向四周射去。

    足有几百、几千甚至几万,那个森林就好比蜂巢一般,骑兵的冒犯,使之涌出了铺天盖地的血影。

    “上船——弃马——”辜可义对即将抵达岸边的骑兵们说道。

    众人得令以后纷纷下马,有人仓促失神,从马上一跃而倒,便被身后赶来的它们蜂拥作堵,死于自己的哀号声之中,那放逐的几十匹马一时惊然便误冲进尸群,成为它们的夜宴。

    辜可义等逐一地涌上商船,来不及的便跳入水中紧握住从船栏杆上顺下的绳子,忍受着冰澈透骨的寒水,再尽力地向船上爬去。两船的士兵看见活人已经陆续上船后,这才纷纷砍断系着木桩的粗绳,船彻底离岸,驶向南方。

    “溃不成军,五年前的北伐也是这样退回关内的。”辜可义心有余悸地说道。

    “只剩下二十几名骑兵了,剩下的都在对岸,它们……”白琅将红绸系带解了下来,散开白发默默说。

    “我会将他们的名字写在军旗上,递交给朝廷,明日,我就会派人向朝廷致书通报。”

    辜可义一干人上岸后迅速回到城楼上,立刻命令两名士兵用木杵敲响铜钟,发出浑厚而可怕的哀声,四支号角也压抑而呜咽地吹来,烽火台如明星般被点亮,卫北之关东西线的城楼上渐渐连接为一条冒着青烟的火蛇。

    一千名守关士兵在冷风中矗立,怵目惊心地望向岸北那些数以万计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