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纵死侠骨香

宁疏于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安得倚天剑最新章节!

    吴之荣念及此处,心意已决,手上更是凌厉。不遮不守,一只钢拐招招不离那蒙官的要害,均是以命搏命的狠辣招数。口中叫道:“郭姑娘,你先走。我来拦住这蒙狗。”

    郭襄哪里肯听,手中剑招不停,“我虽是女子,却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今日虽与前辈初识,但既然同仇敌忾,便是好朋友了。若是弃友而逃,他日有何面目去见我爹爹和杨大哥。”

    那蒙官听得两人言语,料想这女子口中的杨大哥,便是那杨过了。心下更是大喜,如能生擒这女子,定是大功一件。便出言到:“这位郭姑娘,你年纪轻轻,尚有大好年华,何苦于此荒山野岭,与这行将就木的老头子同死呢?不如束手就擒,我必不伤你性命。”

    “呸!我父母兄长,均是何等样人物,大宋好儿女,岂能降于你这狗贼?便是今日战死于此,也好过落入小人之手,苟活一世。”

    “哈哈哈~”吴之荣听得此言,出声长笑,喝到:“不错!我大宋好儿女,敬重的是气节大义,佩服的是江湖英雄,到是你这狗贼,早该束手就擒,免得他日我朝大军收复山河之日,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又苦劝郭襄离去,保全有用之身,郭襄只是不听。

    几人又战了一会,吴之荣毕竟年过花甲,体弱神衰,渐渐不支,又向郭襄喝道:“蒙古设此圈套,欲除杨大侠,未能得逞,必定再**计。杨大侠若是一个不慎,命陨小人之手。吴某便是在九泉之下,也不肯瞑目的。”

    见郭襄已有迟疑,又劝到:“郭大侠苦守襄阳,为我大宋藩篱,若你今日死于此地,我又如何对得起他?如若蒙古借你之死扰乱他的心神,使得襄阳失陷,我大宋江山沦落异族之手,汉家子弟惨遭屠戮,皆是你今日的罪过。”

    郭襄虽知他是意图保全自己的性命,所以出言恫吓。但担忧杨过的安危,又思及爹爹素来疼爱自己,心下更是踟蹰。

    吴之荣大喝一声:“郭姑娘,小老儿决不能让你死于我面前,你若再不离去,不需这狗贼来杀,我立时自裁于此。”

    郭襄一声长叹,洒泪而别,携风陵往山下杀去。吴之荣又命徒儿护送二人下山。自己拼死缠住那蒙官。

    两个大汉一个开路,一个断后,护着郭襄和风陵下山,待杀到山脚拴马处,两人已身受十于创,浑身浴血,将衣袍都浸得透了。两人请郭襄和风陵上马,对视一眼,同时举手打马。马儿吃惊而走。两人又回身往山上杀去。

    郭襄勒马不及,眼睁睁的看着两人一同赴死,登时泪如雨下。

    风陵前世是一个遵纪守法的普通大学生,穿越虽已数月,但只是同郭襄习武赶路,尚未接触江湖上的刀光剑影,哪里见过今日这般的场面。蒙兵厮杀的狠辣,以性命纠缠敌人的坚定,义无反顾回身赴死的决绝,这一幕幕如走马灯一般在脑海中往复,有些害怕与悲痛,又有些震撼与自豪。

    他记得前世金老先生在襄阳城里,借着郭靖的口说了一句:“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那似今夜这般,似吴之荣这般,似他那两个徒弟一般的举动,甚至是蒙官口中“暗通宋狗”的李家父子,是不是也够得上称一声大侠呢?

    他见郭襄神情悲恸,频频回首,也不知如何相劝,只随她默然前行。

    两人想来此刻卫州城中应是天罗地网,也不敢回城,又想到吴之荣此来,是为刘老太爷向杨过求援的,如今吴之荣生死未卜,自己理应前去川西相助。以杨过的性子,如听闻此事,也不会袖手旁观。两人便打马往川西而去。

    一夜疾行,待天色大亮时,又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这一夜又是激斗,又是赶路,两人已十分疲惫。此时又道路湿滑难行,两人便在林中栓马饮水,又至道旁一座城隍庙中休息片刻。

    风陵风餐露宿这些日子,本来到了卫州以为可以休息几日,谁知碰上这一场圈套,一日夜未曾合眼。又因此事,心中激荡,已是支撑不住,沉沉睡去。

    风陵沉睡中感觉有人在推自己,他张开眼便听见郭襄在耳边低声说:“有人来了。”郭襄拉着他至神像背后藏身。这乡间小庙,神像本就不大,幸得郭襄身材纤细,风陵又是个小孩子,也能容的下身。风陵只觉一个柔软的娇躯紧贴着自己,又嗅到一股幽香,心中一荡。

    此时已是傍晚,风陵竟饱睡了一天,两人从神像背后偷眼望去,只见庙门口进来两个人,一个蒙古兵打扮,另一个,正是昨夜荒山上那个络腮胡子的蒙古军官。这蒙官似是受了伤,被扶着至庙中歇息。郭襄心神激荡之下,手中一紧,抓的风陵有些疼痛。风陵忍着疼痛,不敢出声。见两人说话,便仔细听去。

    “大人,您的伤势好些了么?”

    “无甚大碍。”

    “巴尔虎大人好生霸道,明明是他擅离职守,往卫州城巴结国师,以致那两人逃脱,却如何怪到你的头上,你杀了那老头同两个壮汉,立得首功,他却不奖反罚,将你打成这般模样。”

    “不必说了,那逃走的少女是襄阳郭靖的女儿,于我国进攻襄阳大有帮助,巴尔虎大人立功心切,失望之下,手中略重了一些,不可心存怨怼。”

    两人说了一会,不再出声,半晌有鼾声响起。郭襄听得吴之荣同两个徒弟已死,悲愤不已,又听得这狗贼内讧,受了重伤,又惊又喜。待鼾声响起,便轻轻从神像后转了出来,缓步行至那蒙官身前,拔剑便刺。那蒙官听得破空之声,蓦然睁眼,便欲举掌相迎,谁想重伤之下,真气不济,竟是格挡不及。

    郭襄一剑刺中他气海,废了武功。冷笑道:“蒙狗可知有今日么?我这便为吴前辈报仇了。”

    那蒙官张口欲言,郭襄哪里肯听,一剑枭首,那头颅骨碌碌滚下地来。旁边蒙兵方才醒来,翻身就逃,也被郭襄一步赶上,同蒙官作伴去了。

    郭襄同风陵为吴之荣报得大仇,心下大为欢畅。又恐还有蒙兵随后寻来,便离了这庙,继续赶路。

    此时天色渐暗,夕阳的光穿过庙顶的瓦缝,印在城隍老爷斑驳的脸上,显得有些宝相庄严起来。

    正是:阳间三世,积善作恶皆由你;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