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生命的奇迹

尘章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战争测试员最新章节!

    “读书,会成呆子的。”余大说道。

    “你不懂了吧!呆子读书,自然是呆子,你不是呆子怎么会成呆子?”张重把这说的跟绕口令一样。

    “我自然不是呆子,但是你看那些读书人,四肢无力,五谷不分,还经常被人骗去宫门要死要活的,这种人有什么用。”余大似乎对读书人很不满。

    “人家那叫叩阙,皇上被奸人蒙蔽,读书人不出来拯救,为苍生请命,谁除奸佞。”张重义正言辞的道。

    叶云问他们谁是奸佞,他们也说不清楚,反正就是朝里就是有,叶云也不继续追问,他继续道:“想不想读书。”

    “当然想,可是没钱啊,老大要给我们出钱吗?”知识不便宜,束脩贵,笔墨纸砚什么都不是普通人随便消费的,一般人家对读书想都不敢想,宋朝时,有本书叫《大易粹言》,它的成本是3.3贯,这只是一本,读书不可能只看一本,贵是普遍现象。

    而且很多书籍是被私藏起来的,家族代代相传留给自己后辈,所以那怕科举的出现,学问也依旧被控制着,一般人家读不起书,大家族相对容易,只要后辈中有肯认真读书且不傻的高中的几率比普通人家大不少,从古至今,普通人家出身的想出头不容易,现代人痛斥古代“高考”只考那么几本圣人书,但是不靠这么几本,普通人家的孩子,能竞争的过吗?

    古代如此,现代读书依旧让人头疼,不过要看在哪,咱这边免除了很多费用,公办学校也有很多补贴,费用才降下来,起码普通人家你如果认真读书还是有机会考上好大学的,学校的奖学金能减轻负担,高考时成绩很优秀的,地方也有奖励,甚至大学读完这笔钱还有不少剩余,大学时奖学金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要是不努力,一些民办学校的费用也是不低,但是现今大家压力不小,对孩子教育投入更大,企图在起跑线上直接起飞,各种知识技能一通狂补,不过起码考点在书本里,这样看来高考还是相对公平的。

    而国外的普通人更不容易,他们的学习成本更高,你能数得出来的名牌大学基本都是私立学校,学费高昂,头号强国鹰酱的普通私立大学,一年的平均学费大概在3万美元左右,像哈佛每年各种费用加起来更是高达8万美元,可以说学校名次和学费是等比的,2015年鹰酱家庭平均收入在7.9万左右,中位数5.6万左右。

    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学费,如果拿不到奖学金,普通人家根本支撑不了,贷款就成了普通人读书唯一的希望,很多年轻人毕业多年都没能还清贷款。

    像霓虹这种国家搞起了宽松教育,宽松教育有另一个名字叫快乐教育,内容包括降低课业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不公布成绩,不对学生进行排名,学习内容减少三成,上课时间缩减一成……

    他们用一个叫偏差值的东西作为参考,偏差值是什么,用一个不是很确切的比喻:分数线。

    偏差值有一个公式,搞的还挺复杂的样子,但本质还是筛选人,所以名校的偏差值都比较高,但不是你偏差值高,和他们定的标准一样就能入读,因为有很多学校还设置了入学考试……不认真学习,这关就要被刷下来了。

    学校都“宽松”了,孩子自然也自我宽松,你千万别以为一个没有经历过社会铁拳的孩子会去努力奋斗,惰性是深植在基因里的。

    除了极少数,认清现实,要自我奋斗,普通家庭的孩子基本“宽松”了,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不宽松,该学的技能依旧要学,依旧高压,因为他们知道要维持自己的“有钱”需要什么,那么穷人家不知道?知道,不过教育成本问题让人无能为力,就算义务教育普及到了大学,企业看到哈佛毕业生,也会优先考虑他们。

    所以霓虹有人说:你的未来已经被谋杀了。

    最近“宽松教育”宣告失败,又想想这样的政策是不是很恐怖,不过这是好……

    霓虹的朝廷是被大家族把控的,一切又能理解了。唯一怕的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劣根,无休止的夸大,泡沫膨胀起来,是多么的美丽,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因而转移灾难,甚至一次大的经济危机成为下次世界大战导火索,毕竟二次世界大战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那次经济大萧条导致的。

    因为底层看不到希望,上升途径用钢筋水泥封死,对比发现,我们还是很有活力的。

    说到上升,古时也有不少问题,同一地方的读书人抱团,明朝皇帝有几个被逼的几十年不上朝,是皇帝老儿懒吗?可能有这原因,我看他们更多的是,认清现实了,无力啊!朕就“无为”而治吧,无能为力的“无为”,虽然被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为何朕想出宫都这么难啊!晚唐的皇帝出宫容易,不过是被跟狗一样撵出宫,好不容易回去了,动不动就被换,哪里是什么九五之尊。虽说明清皇权达到顶峰,但是明朝皇帝是真的憋屈,宋开始被压着的太监们,再次被放了出来,而且是以全新的版本……

    读书人之所以能抱团也是因为上升途径的问题,你是哪家书院出来的就被打上了烙印,不得不和他们站在一起,但是这种上升途径又成了堵路的巨石,劣质的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圈,在那时读书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止是一个家庭的事,而是整个家族的事,古时生存不易,基本都是抱团在一起,互相扶持,面对困难。

    宗族的控制力也不是现在能比的,有些家族会请先生来教学,这样家族子弟上学会相对轻松,只要有一个子弟能当上大官,基本可以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后期土地兼并朝廷官员都有自家利益在,自然不会抑制兼并,特别是宋之后宽待读书人的政策,税收成了大问题,朝廷基本都是死在没钱。

    这些我们千百年前的历史,古人已经给我们试错了,虽然时间不同情况不同,但人类还是那个人类,本质其实是不变的,有史为鉴,这是别人家没有的。

    余大张重都是孤儿,他们也没有家族扶持,有的只是个人迎风生存,希望出现了一双手能拉他们起来,现在出现了,怎么可能放弃,他们何尝不想读书,特别是余大,嘴上说着读书会成呆子,心里羡慕的要死,但是活下来已经不容易了,读书注定是奢侈,与他们无关。

    叶云觉得两人还是很聪明的,而且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成熟,心里冒出了一个不经思考的想法,资助他们读书。如果其中能有一个当了官,要是能在自己需要帮助时出一下手,现在付出的一切金钱都是值得,而且这里不是现实,留着财产没用,起码现实里还可以花钱把自己的骨灰撒到太空,这里一堆数据,撒个屁,不如把钱花光,培养势力,说不定还能早点完成任务。

    要是现实里,有这种事情出现在面前,叶云可能会捐点钱就转身离开,不会有其他交集,更多的也不会做,那怕他再有钱,毕竟这是一个你有钱,少捐一点也要被指责,而指责你的人他可能分文不出的迷惑年代。

    至于是养出白眼狼还是什么,谁也不知道未来的事,人不能被未知的事束缚手脚,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选一个!

    好在只有两个人,虽然这样压力还是很大,就当作是给自己点动力吧。

    “既然你们叫我一声老大,资助你们读书也不是什么问题,这点钱我还是有的,我会给你们找老师,你们只要全心全意读书,早日高中,我就满意了。”

    余大还在发呆,张重马上拉他跪下:“大哥我张重定会努力读书,此生不忘你的大恩。”

    他俩给叶云磕了三个重重的响头,叶云怕他们磕出脑震荡,赶紧拉他们起来。他很感动,助人为乐真的很爽快,以前见到哪里受灾能帮的他都会力所能及,现在他也不想什么回报的事,就是觉得自己太伟光正了。

    叶云叫两人别急,自己找老师去,回客栈前也把住的地址告诉了他们。

    回到客栈,和谢老板聊了此事,她也给了建议,甚至还有点欣慰:这孩子终于有点方向,肯努力了。

    叶云自己的那点俸禄是不可能养得起两人读书的,入云阁那边的分红也遥遥无期,怎样生财成了他现在最大的问题,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可不是瞎说的,是个现实问题。

    只有皇帝找他画画,其他人都没有上门,这让他很费解,既然他的画画技巧能被皇帝老儿知道,城中的大款们没理由不来凑一下热闹,到底是什么挡他发财,没有眼线,消息也闭塞的他在这个首都里如同瞎子一般,他从没如此迫切的想建立一个情报组织,但是这些也要钱,一阵头脑风暴之后,他就瘫在摇椅上,还是做咸鱼爽啊!

    “你一天到晚的织布,不闷吗?”叶云问了个傻逼问题。

    “你一个官员不用当值才闷吧。”当然闷了不然叶云不会去和人斗蛐蛐,输了也乐在其中,还不是无聊逼的,在这里什么都不熟,当一个读书人也不可能,他看着那些竖版书和上面的繁体字,还有文言文,他坚信除非自己疯了,不然不会去走科举这条路,就算走了也未必能中。

    第一他字写的丑,当然是指毛笔字写的丑,这时成绩如何全看改试卷的家伙,字写得丑,可能他连看都不会看,而且毛笔字这东西不是一天能练成的,手部肌肉达成某种记忆是要长时间的积累,除了字,还有就是观点问题,他发现这里真不是个游戏这么简单,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另类的真实世界,人们真的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整个社会也不是现代那样开放,传统陋习有,禁锢也存在。

    他要是发表一下现代人的观点,如果只是不被接受还好,要是被当成异端,皇帝一个不爽,说不定以后就是靠捡肥皂为生了,不用皇帝,普通官员处理自己也易如反掌,他可不敢冒着可能被赏识这种天真想法,而献出宝贵的菊花。

    那怕是在现代已经很开放的社会,人们对于不同看法依旧撸起袖子对提出说法的人穷追猛打,例如甜党和咸党的派别之争,分分钟要把对方辩得中风流口水,不然绝不罢休。叶云深有感悟,因为他是甜党,围剿过别人,也被人舌战过……

    “你把天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