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3)朕心两难

岑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酣高楼最新章节!

    玉妃性情软糯,没有主张,说话做事总爱依附旁人,没有胆子害淑妃。

    惠妃倒是个有见识的,但是她膝下有子,望巍也很机敏,况且,她也无须去争,她左不过是个妾,是个嫔,儿子来日往封地去,也不需争皇位,皇后有自己的儿子,醇巍年长且德行不错,太后已与他商议,立醇巍为太子,册太子的日子定在淑妃诞下盈巍后的一个月,届时盈巍满月礼与太子册封礼同办,双喜之日,再给淑妃晋封贵妃之位,也可使得丞相更放心。

    册立太子之事,自己也多次暗示皇后,要她好好教醇巍册封礼仪,皇后聪敏,自当领会,许她儿子太子之位,便是许她来日太后之位。

    她何须再害淑妃,枉造杀业。

    琪妃身体康健,喜好骑射,不与淑妃等来往,但也没有仇衅。

    汪嫔父兄办事不力,自请去齐华殿祈福恕罪,一直少理宫事。

    只剩下滟贵妃。

    可是,无凭无据,况且,滟贵妃清高凛冽,虽被淑妃多次讥讽,却甚少与之计较,自己也曾许过她爱重她一世的诺言,又何须再害淑妃,她不是蠢人,难道不知,害了淑妃,是自招祸端?

    淑妃虽然口快,总爱刻薄别人,却不失为一个好主子,她宫里的下人,都很服从她,年赏不薄,月钱不低,也甚少打骂下人,更不可能是下人衔恨害主。

    年轻的端贺金一坐在高高的金椅上,十二道红烛亮了起来,他的神色在烛火之中,愈发沉冷。

    少年帝王本该无忧无虑,意气风发,他甫一上位,便是太后垂帘听政,顾碌山联合藩镇将军意图篡位逼宫,若非他为这江山,迎娶楚嫣嫣,得了一笔雄厚财力支撑,可以保证军饷充足,安定皇城人心,恐怕顾碌山不会暂时安份。

    后来又娶了几个将门的嫡女,算是与这些将门达成联姻,顾碌山才又对自己这个皇帝毕恭毕敬起来。

    可是,这场博弈里,最关键的棋子是楚嫣嫣,若非楚嫣嫣嫁入皇宫,楚氏布庄给了内库足够的金银支持,那些将门不会安心,也不会放心将嫡女嫁入皇宫。

    他与顾碌山的博弈里,他靠的最多的看似是那些将门,但最实际的力量还是楚氏布庄提供的实实在在的金钱,是金钱。

    他不愿意靠女人成就霸业。

    他在先端皇端韫金岐一朝,还是个小皇子时,先帝就教育过他,真正的男子汉,靠自己的智慧,谋略,毅力,耐心,成就山河,鼎铸日月,而不是靠女人。

    他在先朝并不得宠,但他始终敬慕生父端韫金岐。先端皇的话,一直被他铭记在心。

    楚嫣嫣于他,是妾,亦是恩人。

    他素来不是仰仗皇威便肆意妄为的人,他公正,正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楚嫣嫣于他有恩,他对楚嫣嫣也不是利用,但顾碌山身首异处,株连九族后,很多人都在说,楚氏布庄这个棋子无大用了。

    说这些话的,都是自以为看懂朝局,自以为理解帝王权术的人。

    他们不知,帝王除了有冷酷无情的权术,亦有情。

    对于楚嫣嫣,他有愧。

    这样复杂的心理,让他甚少敢踏足潋滟宫,亦不敢在床笫之间,对楚嫣嫣有所戏弄。

    所以,很多时候,面对楚嫣嫣的惊艳美色,他都是望之而不敢贪,想要触碰,想要拥入怀中,却始终因为自己身为帝王的骨气而尊严,而做不到。

    现在,淑妃告诉他,楚嫣嫣谋害了她。

    他不知信还是不信。

    淑妃性情娇蛮但不是乱分寸之人,淑妃父是丞相,但他不能因为这个,就冤枉了滟贵妃。

    对于高傲的他来说,这世上没有权宜之计,不会因为楚氏布庄没有利用之处,便要在事情不清不楚时,冤了滟贵妃,以图丞相的快意。

    若不信,可是盈巍的尸体,从宫里抱出来的时候,都是血,淑妃绝望的哭喊,让他难以不相信淑妃。

    如果,楚嫣嫣稍稍哀求,也许他会,他会选择保护楚嫣嫣,可是,她依然那样高不可攀的神情。

    好像永远都是他触不及的山巅之花一般。

    似乎不是为盈巍的死发怒,而是为楚嫣嫣的冷傲发怒。

    他频频蹙眉,这个帝王当的,并不快意。

    太监常缨端上一碗安神汤来,顺便给年轻的帝王揉按头角。

    “陛下操心国事,顾碌山已经镇压,唯有边境猖獗,但有徐大将军坐镇边关,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端贺金一挑眉,险些忘了徐大将军的事,昨儿侍御史还上折子说,前线又上了一份折子,粮饷吃紧,要补给。

    自己已经派韩安年处置此事了,明日需要问他。

    “朝堂的事比后宫的事好解决多了。朝堂只需权衡,只需重视人才,明赏罚,惠及百姓就错不到哪里去。关键是这后宫,若非淑妃小产,朕还不知道,宫里有人这般险恶。后宫与朝堂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仅仅是这些利益相关就罢了,无非是荣耀,名利么。可是,后宫的女人,皆是朕的女人,皆是将终身托付与朕的,朕不能,辜负任何一个女子。后宫比朝堂更令朕感到为难。”

    常缨笑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都在为难,不止陛下一个。愚氓蠢钝,仰仗陛下圣明,方有那方蝼蚁的喘息之地,幸亏陛下圣明,百姓才能安居乐业,陛下坐拥天下,自然也要承受些为难之处。奴才多嘴一句,滟贵妃不是蛇蝎之人,若此事令滟贵妃蒙冤,恐怕还会有下一个淑妃。”

    皇帝轻点头,赞许道:“满宫里都巴不得滟贵妃遭难,她性子冷清,与宫里妃嫔来往甚少,唯有皇后与她时常搭话。加之淑妃时常煽动,旁人都以为滟贵妃为人自视清高,恃着楚氏布庄当年的功劳生娇,都在冷眼巴望着滟贵妃站高摔重,唯有你这太监,还知道不能冤了嫣嫣。”

    常缨微笑:“臣不懂拜高踩低,只知这世上唯有讲公道的人,才能走得久。天下需要帝王,是因为天下人有愚钝之时,所以需要帝王辨是非,判清浊。”

    皇帝点头:“你比朝堂那些不顾礼义,一心攀附权贵,积极派系争斗,谋取权势的狼子野心之臣清醒多了。”

    甬道里传出一阵梆子声,已是戌时了。

    皇帝叹口气,吩咐常缨,“今儿不去皇后那里了,就睡在尚书房的暖阁里吧。”

    常缨点头应了。

    侍立一侧的小太监夏喜便踏入左间的卿阮阁,对侍立的宫女晶月,晶袖嘱咐道:“陛下今日睡这儿,快收拾收拾。”

    晶月,晶袖铺好被子,点了一支“一梦沉”,侯着端帝进来。

    常缨亲自去坤德殿宣旨,要皇后不必再等。